土壤修复技术原理
一、为什么要进行土壤修复?
▲过量使用氮肥,土壤严重酸化,土壤患“高血压”;
▲过量施用化肥,轻视有机肥的施用,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得了“肥胖症”,土壤肥力到了“衰竭”的程度;
▲连茬种植使土传病害严重,生理病害(缺素)频繁发生,土壤患有“病发症”;
▲产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影响蔬菜出口
▲过量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限制出口
以上的数据触目惊心,那么我来看看土壤酸性(pH值)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是中性,在自然条件下土壤酸化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土壤pH值每下降一个单位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而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几乎所有土壤类型的pH值下降了0.2至1.0个单位,平均下降了约0.6个单位,经济作物体系土壤酸化比粮食作物体系更为严重,即使是抗酸化的土壤类型如盐碱地,也显示其pH值在下降。象这种幅度的下降,通常需要经历上千年,但是,在我国最近3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
那么我们来看看酸性土壤的成因是什么:
土壤酸化一方面可能是酸雨引起的结果,但过量使用氮肥是另一个根源,据研究,后者是中国土壤酸化的罪魁祸首。
自上世紀70年代开始,我国农民使用的化肥量在不断增加。数据显示,国家刺激粮食生产的政策和千家万户农民小地块的集约化生产是国内氮肥消费一直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氮肥的消费量已经从1981年的1118万吨增长至2011年的3420万吨,增长了两倍多。因此,我国最近30年的高投入集约化农业生产加速了土壤酸化过程。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这一计划的发布可以说是整个土壤修复事业的里程碑事件。
二、氰氨化钙(石灰氮)土壤修复技术原理
经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氰氨化钙有了初步的认识,是不是也对它产生了兴趣呢。下面第二弹,我会介绍氰氨化钙在土壤消毒方面的表现以及施用方法。朋友们,我们第二弹再见!